有人說買車是一門學問,過去很難想像節能跟性能要如何兼顧,但隨著動力科技不斷進化,現在可以靠油電甚至是純電動力來達成這個目標;選輪胎同樣會面對到類似的難題,想要操控好一點選擇性能胎,但可能會犧牲掉舒適性,耐磨表現也會受影響,要如何在操控跟舒適性之間取得平衡,還得考慮到經濟用胎需求?老實說原本我也不相信有答案,但體驗完UltraContact UC7之後,我決定 (被) 放下 (打) 成見 (臉)。

應德國馬牌Continental的邀請,在風和日麗、艷陽高照的某天,我們聽完詳細的產品簡報開始踏上UltraContact UC7的試胎行程。作為UltraContact UC6的後繼胎,UltraContact UC7的定位不算高也不算低,算是介於同屬7世代新胎的PremiumContact 7跟ComfortContact CC7之間,主打全能均衡取向,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兼顧操控與舒適經濟性。目前提供的規格則是涵蓋了16吋、17吋、18吋三種主流尺寸,包括相當普遍的205/55 R16、215/45 R17、225/40 R18等,依照不同規格坊間價位大約從3千多起跳,4~6千之間選擇最多,也有一些18吋特殊規格要價6千多。

為了貼近大眾消費者,這次德國馬牌提供測試的規格為205/55 R16,並且裝在路上最常見、素有神車之稱的Toyota Corolla Altis上。雖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國民車,1.8升汽油引擎跟性能沾不上邊,舒適性也沒有特別突出,但正因如此才能好好檢視裝上UltraContact UC7之後,在操控與舒適方面有沒有帶給人「升級」的感受。

首先來簡單說明一下,UltraContact UC7跟上一代UltraContact UC6相比,主要差異在於導入鑽石級D.N.A.三大創新科技,包括Diamond Compound鑽石級膠料配方、Noise Breaker 3.0噪音抑制,以及新一代Aqua Channel Advanced高速導流槽胎面設計;其中Diamond Compound鑽石級膠料配方能夠加强動能轉化為熱能的能力,借助輪胎滾動變形所產生的遲滯現象將更多動能轉換成熱能,進而縮短行駛在乾地或濕地上的煞車距離。

Noise Breaker 3.0噪音抑制則是利用文丘里效應來加快水流經過胎面溝槽的速度,以減少水漂效應,而所謂文丘里效應就好比將水管捏住,水就會加快噴出。因此細看可以發現在UltraContact UC7的胎面縱向溝槽裡,有著特殊設計的窄口橡膠塊,能夠發揮收縮作用來加速水流通過溝槽,藉此強化濕地抓地力,還能改變氣流通過溝槽所產生的噪音,將噪音聲波分解打散成不同頻率,再搭配緩衝的柔軟橡膠聚合物,來降低輪胎滾動撞擊路面時所產生的噪音,提升行車舒適性。

新一代Aqua Channel Advanced高速導流槽胎面設計,指的是UltraContact UC7的胎面斜向花紋能夠加速排水進入縱向溝槽,同時改善胎面橡膠與路面的接觸面積,進而在濕滑的道路上也能展現出優於預期的抓地力。

由此可知,UltraContact UC7相當強調濕地抓地力,乾地抓地力也隨之提升,從綜合表現的雷達圖來看,不難發現跟上一代UltraContact UC6相比,UltraContact UC7的濕地煞車進步幅度最大,乾地煞車、操控性能也都有進步,甚至是會影響到抓地力的滾動阻力,也都拜鑽石級膠料配方跟網狀聚合物結構優化所賜,不僅沒增加還進一步降低,延長輪胎使用壽命。更重要的是舒適性能、噪音抑制雖然表現持平,但沒有因為操控進化而犧牲,消除了操控跟舒適難以兼顧的擔憂。

實際上路感受胎躁表現,為求客觀出發前我們先用胎壓計檢查四輪胎壓,確認是否落在原廠建議值 (前輪36psi、後輪35psi),接著將音響關閉,空調風量調到最小,希望能在測試車內噪音時減少干擾。

透過手機安裝的分貝計軟體,將手機固定在接近駕駛右耳的位置,出發前先測試靜止怠速時的車內噪音作為基準,測得最低值為52dB,然後前往車流較少的市區道路,以定速40km/h的方式進行測試,測得最低值為63dB,最後再開往高速道路,以定速80km/h的方式進行測試,測得最低值為71dB。

靜止怠速
市區定速40km/h
高速定速80km/h

 

雖然使用的不是專業測試儀器,也沒有其他能夠對照的胎款,不過從上述數值來看可以發現市區跟高速行駛的差距其實不算大,這當中還得考慮到高速風切聲帶來的影響,壓過道路伸縮縫或減速條也能發現,傳進車內的聲音有種悶住的感覺,相較於高頻噪音,低頻噪音在聽覺上比較不會造成不適,證明了Noise Breaker 3.0噪音抑制確實有一定的效果。

比起胎躁表現,最讓人有感的其實是UltraContact UC7的抓地力,儘管當天意外地沒下起午後雷陣雨,找不到可以試探濕地抓地力的機會,但在一段有點蜿蜒的下坡連續彎道中,我們刻意用比較激烈的方式駕駛,包括入彎前急煞、彎中提前補油,只見四條扁平比不算低的輪胎,就算發出抗議聲卻依然穩穩抓住路面,除非是太用力開,否則很少出現打滑情形,抓地力表現比想像中還出色。

以這次測試的規格205/55 R16來看,適用的車款除了Toyota Corolla Altis,還包括Mazda3、Ford Focus、Hyundai Elantra、VW Golf,甚至連BMW 1系列 / 3系列、賓士B-Class / C-Class等豪華車款都涵蓋在內,堪稱是目前最大宗的乘用車輪胎規格,市場上的選擇也相當多。雖然205/55 R16這個大眾化規格的競爭比較激烈,但UltraContact UC7無論是胎躁或抓地力表現都在水準之上,想兼顧操控與舒適性的話仍是不錯的選擇。